《云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时间:2014/11/12 12:56:05|点击数:
论“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契合——基于方法论视角的考察
罗雪飞 栾欣超 武汉大学
摘要:摸着石头过河主要具有三重方法论意义,即承认理性和知识的有限性、倡导“非整体工程式”的“零星社会工程”的改革思维、强调改革的渐进性。顶层设计恰好面临着三大限制条件,即理性和知识的有限性、共识达成的艰难性、全局改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这些限制条件也规定了其具有宏观和相对抽象性、需要最大限度地谋求共识以及要求人们容忍渐进改革等特征。这表明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契合的。
地方政府辟谣的困境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基于政府公信力的视角
赵丽涛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现代社会中牵涉地方政府形象和公众重大切身利益的各种传言、谣言肆意传播,给社会稳定、公共秩序及个人生活带来冲击和影响。因而,地方政府辟谣就成为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常态,也是当下政府处理舆情危机和增强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议题。然而,当下地方政府辟谣面临着信任困境。究其原因,这与地方政府辟谣实践问题、媒体“把关人”角色缺位及受众信念固着偏见密切相关。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以规避传言、谣言危害,正确引导公众舆论。
政务诚信的三重境界
陈建斌 李芬芬 湘潭大学
摘要:政务诚信是指政务活动中的各级政务机构和政务人员对公民真实不欺的一种行为表现,要求做到“内诚于心”和“外信于行”。依据对政务主体诚信缺失控制力的不同,政务诚信可划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政务诚信的道德境界;第二重境界是政务诚信的法制境界;第三重境界是政务诚信的价值观境界。政务诚信的三重境界表现出控制失信行为由弱到强、政务主体诚信稳定性逐增的特征。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中英警察角色比较及其启示
杨金东 厦门大学
摘要:中英两国警察在制度渊源、法律规范、警民关系上的差异,导致其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角色扮演和处置效果的不同。借鉴英国警察在角色意识、形象构建、危机化解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克服中国警察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结构性缺陷与操作性失误,强调法律权威、提倡平等对话、树立服务理念、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以促进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制度化,这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现代性的“消散性”悖论
——兼论资本现代性的速度视角
汪斌锋 华东理工大学
郭强 同济大学
摘要:消散性是现代性的重要表征之一。它是资本现代性导致社会呈现速度与加速的必然结果,在转型社会尤为明显。马克思认为在资本现代性面前——“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而反思消散性则需要进一步诊断现代社会速度和加速机理,这就需要将其纳入马克思关于资本现代性逻辑分析框架。一方面,资本将其运作逻辑外化于社会生活,使之呈现不断加速特质,进而表现为消散性;另一方面则恰恰相反,资本现代性的背后却也凸显出一种人与社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从而呈现消散性悖论。
体面劳动:走向当代的马克思劳动观
杜德省 蒋锦洪 华东师范大学
摘要: 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并未明确提出“体面劳动”之概念。但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推演着,体面劳动乃其核心要义,彰显马克思劳动观的本真精神。解放劳动、劳动者,实现向体面劳动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内核,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尊重劳动、劳动者,“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不仅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确证,也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承传,更是对新时期社会民生的关切。现阶段,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就意味着从更深层次上关注和改善民生,让劳动者更多更公平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从哲学范畴论证社会科学之熵
刘燕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的产生、演化过程具有鲜明的复杂性特征。伴随着耗散结构、协同学、熵增机制等研究方法大量涌现,自然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类比于自然科学方法的兴旺发达,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的发展还是有限的,这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是不相匹配的。基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共通之处,将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在创造,开拓社会科学领域的新世域,既具有可能性,也具有现实性,社会科学之熵就是一个大胆而有效的尝试。
后现代地理想象与社会理论的再激进化——测度爱德华·索亚的空间批判理论
李晓乐 东南大学
王志刚 江苏大学
摘要:在空间“社会性转向”的脉络下,索亚追溯一条从上世纪末至今的批判社会理论思想史的重构性轨迹,梳理出对空间进行当代重申而又藏而不露的叙事,持续地为社会理论注入“地理学想象”的维度。作为从列斐伏尔延伸下来的一个理论支脉,与哈维、卡斯特尔都市政治经济学路径不同的是,索亚的“地理学想象”更多地延续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评精神,试图通过后现代转向、文化转向与空间转向的三重结合以及空间正义、区域民主这样的战斗口号,实现资本主义批判的再激进化。
阿伦特判断理论的统一性问题——一项基于实践哲学视域的考察
侯振武 黄亚明 南开大学
摘要:阿伦特判断理论的统一性问题是她几乎没有探讨相互对立的行动者判断与旁观者判断之联系,这使得其难以成为统一的理论。实际上,这一问题并不仅仅是阿伦特判断理论自身的问题,而且涉及到 “事后”与“事先”两种视角的关系问题,进而涉及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一实践哲学的基本问题。而无论是这两种视角,还是理论与实践,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可以通过逻辑推演来实现的渐变式过渡,而是双向跨越的。
儒家思想中的时间观念与生态意识
吴承笃 山东师范大学
摘要:时间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其萌生之初即有了较为明确的时间自觉。“时”在儒家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儒家的时间观念中充分的体现出天人相生的生态智慧。儒家文化通过依物观时的表述方式,以易喻时的时间观念和生命意识,以及敬畏天命、追求时运的天人思想,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作为时间展开的根基,将自然时间与人文时间向统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孔子的文化焦虑与担当意识
谢青松 华体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HUATIHUI SPORT
摘要:孔子的文化焦虑乃是对“道”的深深忧虑,亦即“忧道”。孔子通过求道、践道、弘道的方式,将文化焦虑转化为一种文化担当意识,力图通过恢复周礼来重建社会秩序、挽救社会人心,具体表现为传道授业、经典诠释、思想构建。孔子的文化焦虑及其担当意识为我们如何应对弥漫于当前中国社会的文化焦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化特化与生态环境的适应——贵州省黎平县黄岗侗族社区糯稻品种的特化为例
罗康隆 吉首大学
摘要:贵州黎平黄岗村现在还保存着珍稀糯稻品种24个。近50年来,虽然在侗区强制推行“糯改籼”,“籼改杂”的科技、经济、政治运动,其间,乡民曾付出了艰辛乃至惨重的代价,但黄岗侗族乡民仍然保留了如此多的糯稻品种。这些品种是侗族乡民长期以来对所处水温、日照、肥力、地块等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而这种文化对自然的适应,已经达成了文化与环境的耦合关系。这样的耦合关系一旦确立,即其驯化糯稻品种的高度特化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的适应,其持续的能力就已获得,而不会因为某种外来力量的干预就中断其生命,这就是文化生命与文化策略。
论边疆与文化贮存地
孔含鑫 云南民族大学
摘要:“边疆”是不同族群的“文化接触区域”,在边疆这个神奇而特殊的空间地带,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交织,静静发酵,最终贮存、生长着一种带有混合的新生力量的特殊的文化。中国内陆边疆及其文化贮存力和生成力维系着族群的边界及边疆的稳定发展,推动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南诏的章服制度
李吉星 云南大学
提要:南诏通过学习借鉴唐朝的服饰制度,结合自己的传统特点,建立起了一整套包括服色、佩饰、晋升规定的章服制度。而作为表明等级、区分贵贱的佩饰——告身,主要为吐蕃所授,南诏并没建立起自己的告身制度。该制度对南诏统治秩序起到了维护的作用。
佤族支系“本人”的含义、人口分布及其形成与发展
赵明生 临沧市民族研究所
摘要:“本人”又称“佤”、“斯佤”,是佤族的三大支系之一。主要分布在临沧市永德县、镇康县,德宏州梁河县,保山市腾冲县等,人口约4万人,约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10%左右。由于“本人”居住地相对靠近我国内地,佤族特点相对较少,所以长期以来学界对其研究不多,许多领域仍然是空白。对“本人”的含义、人口分布和形成发展进行分析和展示,不仅有助于“本人”的历史研究,而且也必将为佤族历史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和全面展示发挥积极的作用。
论农村群体性事件中的宗族问题
陈泫伊 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当代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是中国转型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高发态势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而宗族作为传统乡村治理的主要载体,在农村群体性事件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宗族在群体性事件中起到的不利作用,应强化宗族管理,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所蕴藏的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刘忠 汪仁洁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2009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迅速膨胀,不仅数额庞大,而且几乎涉及所有省市、区县和乡镇。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教训说明,一旦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陷入困境,就有可能引发全国性的债务危机,引起全国性的金融动荡,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地方债务的成因及潜在风险,并做好防范,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
中国房产税的溯源、现状与展望
傅樵 重庆理工大学
摘要:房产税是税收体系中一种重要的财产税,是房地产税收中的一个基本税种。在我国,房地产税征收长期以来重地税,轻房税,导致房产税收入在税收中所占比重偏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房地产市场的腾飞,现行房产税制度既无法适应房地产的市场化,也不能与国际通行的房产税征收做法接轨,更在资源、资金和人才方面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对房产税制度进行变革,对征收对象、征税依据、纳税率和免征条款等基本要素加以调整。
企业技术创新失范问题的根源及其治理路径
廖中举 浙江大学
摘要:技术创新促进了企业经济绩效的增长,但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失范问题也日益突出,这种失范主要表现在,企业技术创新使资源过度消耗,使环境日益恶化,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应从企业的价值取向、政府的政策协同以及第三方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其背后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高铁经济效应的两面性及对策
李想 中国地质大学
杨英法 武汉大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有效突破了我国运力不足的瓶颈,产生了诸多正面效应,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引擎。高铁犹如一把双刃剑,其经济效应具有两面性,既具有正面效应,也具有负面效应,需要正确利用,将其正面效应发挥到最大而将其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
经济政策变化对国际服务外包的影响——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视角
裘莹 张曙霄 东北师范大学
摘要:从各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历程来看,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和开放政策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三元悖论理论框架下,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实施独立的反周期货币政策,对国际服务外包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浮动汇率制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正相关;对于金砖五国来说,盲目放开资本流动性管制,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国际服务外包收入,还有可能加大其波动性,从而造成负面影响。
国外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弘 西北工业大学
摘要:我国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策略时,应全面了解和借鉴国外温室气体减排趋势、各主要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总体策略和具体策略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策略数据库建设等形势和做法,着重完善现有的减排总体策略,推进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参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并建立温室气体减排策略数据库。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张欣怡 北京语言大学
张学海 河北省社科院
摘要: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凸显。然而,当前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程度仍难以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需要。总结我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正面经验与主要问题,借鉴发达国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机制与经验,将为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农业生态资本运营:内涵、条件及过程
陈光炬 丽水学院
摘要:现代农业的重点是转变生产方式,难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承担着确保粮食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的三重任务,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农业资源、减排温室气体日益成为现代农业的多元目标,种种迹象表明:生态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时代我国土地权利的正当性危机论略
蒲俊丞 西南大学
摘要:土地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当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地权利是人为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为土地生态环境问题揭示了我国土地权利的正当性危机。我国土地权利应当注入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矫正价值观念偏差,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义务,使土地权利重新获得正当性,进而从源头上预防土地生态环境问题。
论“形式强制”规范的性质
钟瑞栋 暨南大学
摘要:“形式强制”规范就是要求某些法律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规范。关于“形式强制”规范的性质,学术界存在强制性规范说、任意性规范说和倡导性规范说三种不同观点。从解释论的角度来看,“要求法律行为具备法定形式的规范”应当属于强制性规范,违反此类规范的法律行为,可能产生三种不同的法律后果。从立法论的角度看,应当将“法律行为具备法定形式的规范”设置为任意性规范。
何以超越“灵魂”——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冲突及其解决再探
李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曾涛 云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
摘要:当刑事政策与刑法发生冲突时,应当如何解决?这是一个在刑事法治化过程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传统关于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的“灵魂说”的表述存在诸多疑问,也使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化。现有理论研究侧重于对这一问题在应然层面上的解决,而实然层面上,当下中国现实中如何具体解决这一冲突则鲜有论及。通过在方法论上严格区分实然与应然,就实然层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能途径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禅——华严经到中国禅宗祖师的理解与流变探讨
周晓微 浙江大学
摘要:中国禅宗和《华严经》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从《华严经》到中国禅宗的成熟,各代祖师对“禅”这个字的理解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流变。通过比照《华严经》、《楞伽经》以及中国禅宗禅师的文字,可以看出,从《华严经》的“四禅八定”到中国禅宗的“自心是佛”,对“禅”的理解更加的宽泛。中国禅宗在对自身独特性与追溯传统的认识过程当中,完成了其建立与完善,同时也开启了对禅不同理解而形成不同流派之传统。中国禅宗之祖师禅源自印度不二吠檀多思想兴盛时期,与原始佛教思想有异有同,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由于禅宗、华严宗在唐代的并兴,同时处于两宗传统中的祖师从《华严经》中寻回禅宗的理论依据,这意味着禅宗的回归,也意味着禅宗某种独立性的消失。两宗统一的结果是华严宗渐渐汇入庞大化,但外在显现为更简洁的中国禅宗当中。
南诏大理国观音和大黑天信仰关系考——以剑川石窟和《梵像卷》为中心
黄璜 首都师范大学
摘要:南诏大理国时期(649-1254),观世音(Avalokite?vara)和大黑天神(Mahākāla)信仰颇为兴盛,这已成共识。但其实二者信仰在大理一带并非是同时产生的。相反,观音信仰在南诏大理国的流传应该稍早于大黑天信仰。但前者并没有因后者的兴起而式微,相反呈现出了共同兴盛的局面。通过大理国时期的《梵像卷》可以看出,实际上二者都得到了大理国王室的推崇。这主要是因为观音信仰和后来的大黑天信仰在宗教义理上有着一种复杂的交合关系,大黑天信仰逐渐融释到观音信仰中,实际上成为了观音信仰的一个子信仰。
“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评析与优化
海龙 河南大学
摘要: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是新农保制度设计的关键环节,事关所有参保对象的养老权益。然而,目前新农保照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做法并不合理。基于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精算模型,在测算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基础上,优化现行新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的策略,即设置城乡分异与性别差异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和完善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方式。
“后发型”国家现代化挫折的探究
徐子棉 西北政法大学
王继 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与“早发型”国家现代化的主动渐进、稳步协调、整合从容相比较,后发国家现代化呈现出被动激进、仓促偏颇、整合失调的样态,这就使得后发国家的现代化矛盾丛生、现代化挫折纷繁复杂。这些挫折的成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的混合体。后发国家现代化挫折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挫折已经超出了民族国家主权界限和地域限制的范围,成为一种新型的、全球性的发展危机,影响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
爵齿德中孟子分权与抗衡的逻辑
鲁建辉 陈学凯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爵位、年齿、德行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秩序原则。孟子首次阐释了三者既不可离,又不可一的交互关系,并以他的思想和实践,证明爵、齿、德中有分权与抗衡的逻辑。与战国现实相反,孟子反对爵权独尊和君主专制,护卫德权、齿权。提出天子亦是爵位,天爵平等,重民不患无君等原创思想。虽然孟子的分权抗衡思想有不彻底性,但是其怀疑与批判精神至为珍贵。
明代风宪官举劾制度的发展与流弊
曹循 西北大学
摘要:明代巡按御史、巡抚、总督任内要向朝廷举荐优异与纠劾不职官员,谓之“风宪官举劾”。该制度产生以后,负责举劾的官员陆续增加;举劾范围愈广,由文官而及武官;举劾周期趋于固定,成为明朝考核官员的重要制度,并且是铨选的基本依据。尽管体制日渐完备,但风宪官举劾制度的发展却最终背离其设立的初衷。
晚清厘金与云南财政变革
康春华 华体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HUATIHUI SPORT
摘要:云南厘金开征于清咸丰五年至咸丰十一年之间。原本属于战时筹饷的权宜之计,战后却未及时裁撤,反而扩大征收范围,加重征收幅度,成为云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支柱项目。厘金收入主要用于变革云南兵制、归还外债、举办新式教育、编练新军、拨充铁路经费等经费支出,客观上缓解了地方财政危机。然而全省厘金局卡林立,严重阻碍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且厘金所代表的就地筹款体制削弱了中央政府财权的统一性,助长了地方财政独立性,使清政府中央集权体制走向瓦解,带来深远的政治经济影响。
“诗穷而后工”诗学话语谱系的文化阐释
李艳丰 华南师范大学
摘要:对于中国古典诗学中“诗可以怨”、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苦之言易好”以及“诗穷而后工”等理论,以往研究者多从美学立场出发,认为其反映了艺术创造的普遍真理:痛苦出诗人。这种理解虽道出了理论的共性,却忽略了话语的差异性,抽空了话语衍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色。本文从文化研究的理论视域入思,把上述理论视为一个诗学话语谱系,并结合话语产生的历史语境与话语蕴藉的权力意识,分析这一诗学话语谱系所表征的文化意义。
在断裂处发现总体史——当代文学断裂思潮研究现状及其不满
曾念长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当代学者对文学断裂思潮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发展为一种相对完备的话语形态,在20世纪初形成“井喷”态势。从“时空二维断裂论”到“格局转折论”,关于文学断裂思潮的研究主要体现为“加法”的理论化过程,是学者由简到繁地对“断裂”作出阐释的一种努力。当代学者对文学断裂思潮的研究,其重大意义就在于,他们不仅仅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发现了断裂,而且在断裂中发现或重塑了现当代文学的总体史。
云南少数民族戏剧生存现状的思考
吴戈 云南艺术学院
摘要: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剧种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戏剧,应该是以剧种的声腔结构、表演方式、语言特点等艺术特征而不是以题材内容、剧作家族别去界定。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人才队伍、剧团平台、文化环境、政策机制都十分重要,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戏剧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来源/作者:期刊部 责任编辑:代丽